林峰博客 +
G W M

思维模式与积极教养

思维模式与积极教养

林峰读《追时间的人》第一讲

1

什么是思维模式
阳志平:我先来提两个简单的问题,请建鸿用通俗化的比喻告诉大家:

刘建鸿:简单来说,就是你戴上了一副”眼镜”来看这个世界。想想你的智力、个性(内向或外向)、外语能力、编程能力等,你觉得它们是固定不变的还是可以改变的?如果你觉得它们是固定不变的,那么你就是僵固型思维模式( fxed mindset ) ; 如果觉得是可以改变的,那么你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( growth mindset )。关键是很多时候我们根本觉察不到我们戴了这副眼镜,但它却影响着我们!

阳志平:如果使用”眼镜”来比喻的话,是否意味着建鸿更倾向于将它看作后天的? 刘建鸿:是,我认为思维模式是后天的。

2

成长型思维模式

成长型思维模式:
有些人将努力视为激活能力的必要手段,认为努力和能力成正比,付出的努力越多,能力的提高也越多。

僵固型思维模式:
有些人认为能力是固定的,认为努力和能力成反比。人们没有觉察到他们的思维模式像眼镜一样,已经改变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!

这里讲一则来自上海的真实故事。一个男孩从小就喜欢围棋,成绩非常好,也备受教练的肯定和欣赏,在一年级时就达到了围棋业余二段的水平。三年级的时候参加市里面的选拔赛,他信心满满,心想一定可以拿到很好的名次,但很意外的是,他在第二轮选拔的时候就被刷下来了。回到家发生了一件令他妈妈很吃惊的事,他对妈妈说,他再也不下围棋了。总的来说,他一路走下来都很顺利,教练也很喜欢他,称赞他很有天赋。但是为何一次失败就让他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呢?而且之后他真的放弃了围棋,再也没有下过。之前他成绩好的时候也得到过很多赞扬,但是他为什么会这么脆弱?难道不是对孩子称赞越多,会让孩子更加有自信吗?不难看出,比赛的意外失利在这个孩子看来不是一个有益的反馈,激励他补上短板,更上层楼,而似乎只证明了他”其实并不聪明”,从而放弃了围棋。这便是僵固型思维模式的典型例子。

3

教养中我们特别强调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,先接纳,再鼓励他成长,这样可以培养孩子情绪调节的成长型思维模式。

举个例子:
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嫉妒某个同学成绩比自己好,这个时候家长怎么回答呢?通常我们会说,你怎么可以嫉妒别人呢,大家都是好伙伴,你要向他学习啊。孩子在跟我们谈他内心感受的时候,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,比如嫉妒、羞愧。告诉他,爸爸妈妈理解你的感觉。如果自己曾有过相似的经历,就告诉他,爸爸妈妈上学的时候也有这种情绪,让他觉得嫉妒本身并不可耻

大家可以们心自问,我们都没有嫉妒过别人吗?我们否定孩子或者不允许他嫉妒,他这种情绪并没有消失,依然存在,只不过下次他再也不敢跟你讲了。因为他知道,他再跟你讲会受到你的批评,但是他的嫉妒并没有消失。请大家记住要接纳孩子,甚至告诉他这种感受是合理的。你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也是这样,但是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赶上来了。

4

李晓文老师在培养她女儿的时候,每逢女儿考试成绩好的时 候,都是让女儿用自己的零花钱请父母吃饭庆祝一下。李老师解释:”因为最开心的人是我们的女儿,而不是我们,我们只是为你高兴的。”大家要认清谁是主体——在这件事中,孩子是主体。不论成功或失败,我们都要明确孩子才是主体。

现在很多家庭条件已经相当不错,但不少孩子会觉得自己是在为父母读书,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

因为这些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:你成绩考得好,是我们的骄做。你考不好,真让我们丢脸。

5

打骂永远不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。如果孩子听你的话,只是因为想着如何避免挨打,而不是因为他明白”什么才是正确的和真正对他有利的”,只会适得其反。事实上,打骂孩子只能让孩子学到相反的东西:怎样骂人、怎样打人、自卑、恐惧、差耻……

6

男孩和女孩都应是精神上富养,物质上根据自身的条件适当满足。物质上的过度满足很容易造成孩子的物质主义,非名牌美食不能满足,如果自身的能力无法达到欲求,将来生活的幸福感可能更低。

7

成人当然也需要成长。举个筒单的例子,夫妻俩开始”志同道合”,后来如果事业、见识的差距越拉越大,则常常难以维持。成长的方面很多,知识、能力、与人的交往、事业等等,既然变化不可避免,那么共同成长就是更健康的相处之道,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”需要”。

相关资料

摘录自《追时间的人》
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26850526/


Blog